在金屬加工會使用到水性切削油,水性切削油基本上可區分為乳化型、半合成、全合成切削油三大類
| 類型 | 水稀釋後顏色 | 礦物油含量 | 
| 乳化型切削液 | 乳白色 | 80%~70% | 
| 半合成切削液 | 微乳白色 | 50%~30% | 
| 全合成切削液 | 全透明 | 0% | 
水性切削油的組成為礦物油、乳化劑、防銹添加劑與其他添加劑(常見的防腐劑、消泡劑、極壓劑)
●礦物油黏度:
一、高黏度的礦物油較稠密,對溫度變化影響較小(耐熱性較好),且有較佳的潤滑性及較大的金屬表面隔離能力,但是流動性和冷卻性及被乳化作用不如低黏度的礦物油。
二、低黏度的礦物油比較稀薄,有較好的滲透性及濕潤性,並且冷卻、清洗能力均較佳。
| 礦物油 | 高黏度 | 低黏度 | 
| 潤滑性 | 較高 | 較低 | 
| 流動性 | 較低 | 較高 | 
| 冷卻性 | 較差 | 較佳 | 
| 清潔性 | 較差 | 較佳 | 
| 耐熱性 | 較好 | 較差 | 
●礦物油基礎油:可分為石蠟基油與環烷基兩大類
一、石蠟基為直鏈結構,乳化反應較佳(容易乳化),流動點較高(黏度較低)。
二、環烷基具有飽和環狀碳鏈結構,乳化反應較差(不易乳化),流動性較差(黏度較高)。
●乳化劑:
通常是使用於水性的金屬加工油內,它可降低界面張力(表面張力),讓水與油形成較穩定的乳化液。
●防腐劑:
針對金屬加工液中由於微生物有抑制和殺滅的作用。
●極壓劑:
在高溫或重負苛(深度切削)的情況下,需要極壓添加劑幫忙減少摩擦、降低磨損,以避免金屬切削表面的被破壞。
在切削油的選用原則,滿足切削性和使用性能的要求,應具備良好的潤滑、冷卻、防鏽和清洗功能,並在加工過程中能滿足要求,減少刀具損耗,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,同時考量油品的安定性。

